1.选择适宜树种。在引进或生产苗木时,应科学分析该树种的耐寒性。业主可查阅有关资料或咨询当地林业部门,了解该树种在当地的分布及成长状况。一般状况下,一个树种在自然条件下假如可以完成一个代,那么这个树种就适宜在本地栽培。不主张跨纬度带直接引种苗木。
2.秋季控水。当秋季雨水较多时,会形成树木全体含水量较高,初冬假如突遇降温结冰气候,树体就会胀大,形成树皮开裂死亡。除了特别干旱之外,秋季一般不需灌溉。
3.科学追肥。秋季应以施农家肥和复合肥为主,不施或少施氮肥。追肥在苗木成长时进行,针叶树种在苗木封顶前30天中止追施氮肥。如氮肥施入过量,就会形成苗木秋季枝条旺长,木质化程度低,抗寒能力下降。
4.涂白。用石灰加石硫合剂对枝干涂白,可削减苗木向阳面因昼夜温差过大而受冻,同时还可去除一些越冬的病虫。
5.架风障。为削减冰冷枯燥的劲风吹袭给树木形成的伤害,可在树木的上风方向架设风障。风障资料常为玉米秆或芦苇等,捆编成篱,其高度要超过树高。此外,风障还要用木棍、竹竿等支撑,以防被劲风吹倒。
6.缠稻草。对不耐寒的树木,要用草绳道道紧接地上进行卷干或用稻草包裹骨干和部分主枝,让树木在冬天到来之前穿上“棉衣”。
7.灌水。在苗木落叶休眠之后、低温降临之前,可适当灌溉,添加土壤湿度,平缓地温下降,可避免或削减冻害发生。
8.喷药预防。霜冻时或降温前喷施防冻剂和芸苔素内酯,可增强苗木对冻害的抵抗能力。发生轻微冻害后,及时喷施防冻剂和和芸苔素内酯进行急救,效果显著。
9.培土。培土高度可依据苗木种类和状况而不同,当土层温度高于10℃应扒除。
小提示:绿化苗木报价会随着季节性、供应以及采购量、树体特征、生长年限、生熟有异、规格不同等而改变。